【英山首届网络评论作品创作大赛㊹】东湖评论:以“英山”之名,书写“两山”实践的璀璨华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笔下的美丽乡村美景。近年来,在大别山南麓,英山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相互交融,将诗人笔下的美景变为现实,擘画出了一幅生态文明的绚烂画卷。

英山之美,美在自然风光。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境内有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桃花冲、乌云山等著名景点,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天堂寨,它以雄、奇、险、秀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登上天堂寨,极目远眺,群山连绵,云海翻腾,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英山的水也别具特色,境内有白莲河、西河、东河等多条河流,水质清澈,波光粼粼。譬如,白莲河水库是鄂东第一大人工水库,也是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水鸟成群,鱼虾肥美,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这样的英山,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

英山之美,美在文化底蕴。这里是宋代著名发明家毕昇的故乡,毕昇在英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文明进步的道路,是以毕昇文化成为了英山的一张亮丽名片。漫步在英山的古街小巷,仿佛还能听到那古老的印刷机声,感受到那份最原始的“智造之美”和“工匠之美”。当然,最自豪的是,这是一片“红色沃土”,在这片土地上,有徐向前、刘伯承、萧伯堂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奋斗的光辉足迹,也有全县10万儿女参军参战,7400多名英雄儿女英勇献身,创造“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新时代,新起点。今日之英山正以激昂的斗志、开放的姿态,承接古今、拥抱世界,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更宏伟篇章。

英山之美,美在“两山”实践。一直以来,英山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致力于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一方面,出台《绿满英山行动实施方案》《英山县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工作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非法捕捞等行为,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以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打造出大别山主峰风景区、桃花冲风景区、乌云山茶叶公园等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打造出英山云雾茶、英山桔梗、英山茯苓等绿色农产品品牌,带动群众就业创业,让人民群众共享“两山”实践成果。如今的英山,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民生活更幸福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是英山县“两山”实践的生动写照。通过“两山”实践,英山县赢得了“中国好空气 英山森呼吸”“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系列荣誉,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英山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可以预见,英山县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灵秀湖北、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经验和借鉴,贡献更多英山力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惟有敬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青睐和馈赠。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英山”之名,守护生态之基、厚植生态之蕴、激扬生态之益,英山县一定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书写更加璀璨的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河兵(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