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首届网络评论作品创作大赛㊺】融评:“品”读英山,“词”见未来

如今信息碎片化时代,每个人大脑的记忆都是有限的,受众很难记住复杂混乱的信息,品牌塑造难度阈值极高。就如,中国有1472个县城星罗棋布,大家对英山县的了解可能源于那句“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经典宣传语,事实上,英山县远非一句话可以概括,拥有毕昇故里、中国文学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多张名片,在全国乃至世界均有独特的魅力和灵魂。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认为,关键词是在大脑中留下最深刻记忆的词语,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分层次向四周拓展延伸,以排列组合方式形成思维导图。如果将英山县代表的基础关键词、衍生关键词、潜在关键词提炼出来,塑造与众不同的“品牌词云”,将凸显英山的文化底蕴、发展特点、风土人情、历史渊源和资源环境,使其深深植入受众头脑中,进而塑造城市品牌,将助力英山走出湖北,走到全国,走向世界,实现一词占领大脑。

初见英山:森呼吸、氧养肺。基础关键词是在城市获得的基础感受,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五感,其不会随着时间、社会环境和营销手段而变化。对英山县而言,可把“森呼吸、氧养肺”作为“初见英山”的基础关键词,传递给受众天然、绿色、健康的心理感受,凸显出英山县与众不同的生态优势。一方面可围绕净空、净土,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保护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让英山县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另一方面可围绕洗肺、养神,开发“游林海、泡温泉、乐健身、享护理”等沉浸式洗肺旅游线路,培育香茗怡养、中药调养、丝绸润养、药食膳养、氧吧康养、文化和养等“养字号”产品,引进山地、水上、亲子、户外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休闲运动项目,形成“康养英山”品牌矩阵,建成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华中地区文旅康养产业核心区。

邂逅英山:景怡人、文养心。衍生关键词是指走进城市后通过消费带来的效果,包括快乐、惊讶、喜爱等六大基本感情,会随着时间、社会环境和营销手段而变化。对于英山县而言,好生态本就给人以生机、愉悦之感,可以顺着这一层体验将好生态与好心情关联起来,把“景怡人、文养心”作为“邂逅英山”的衍生关键词。一方面山上山下融合共进,在大别山南武当、天马寨等高海拔地区发展避暑康养旅游,在山下东河百里秀、西河十八湾、南和水乡等河谷地带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打造四季旅游环线,形成全县一个大景区,山乡处处皆旅游。另一方面县内县外协同发展,县内做好毕昇文创产品开发,培养活字印刷非遗技艺传承人,把英山县打造为世界知名的活字印刷文化集中展示地;县外深化与北京印刷学院、故宫博物院战略合作,组建毕昇文化论坛,选聘毕昇文化宣传大使,举办毕昇文创产品大赛,组织全国雕版印刷体验活动,让“世界的毕昇”为英山代言,让英山用文化自信的实力和底气拥抱世界。

挚爱英山:新时尚、食养身。潜在关键词是指挖掘消费者对于城市的潜在需求,通过添加潜在关键词,吸引对特性感兴趣的用户与具体场景关联,对城市产生积极的情绪价值和情感共鸣。对于英山县而言,可以顺着这一层体验将好心情与好身体关联起来,把“新时尚、食养身”作为“挚爱英山”的潜在关键词。一方面,可以围绕丰富业态、聚集人气,在绿水青山间植入创新文化前沿科技和商业模式等新经济特色元素,围绕“精品民宿、赏花经济、悟道禅茶、特色药浴、非遗展演”创新出圈场景和沉浸式体验,让更多人走进英山静心养性,畅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可围绕药食同源、养生健体,结合英山县地标优品中的好药、好茶、好食材,形成一桌毕昇养生宴,研发毕昇宴系列菜谱和“英山游礼”产品,打造药膳美食示范街区,建设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以美食产业推动美丽经济竞相发展。

英山县的每个关键词都是一个阵地,正确理解每个关键词背后的潜藏消费需求,善于运用关键词思维,形成英山“品牌词云”,方能在品牌价值和利益上“路遥知马力”,在品牌心智和关系上“日久见人心”。我们坚信,随着以“两山”理念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英山实践不断推进,英山县的“品”将变得更新、更强,英山县的“圈”将出得更大、更远,英山县的“界”将跨得更宽、更实。毕昇故里、红色沃土、康养英山,潮起势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文字:谭金山(“文安平”网评团队,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漫画:王赞(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