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英山(八)】革旧呈新 工商繁盛稳民心

第四节  革旧呈新  工商繁盛稳民心

——私营工商业改造

建立集体工业  1950年,县政府创办棉织厂、针织社。3月,县长程贞茂亲自到鄂城请秦德胜等八人来英山办“益群米厂”,9月,因“益群米厂”能发电,遂改为“益群米电厂”。1953年,县人民政府将“益群米电厂”赎为国有,改称“英山县米电厂”,到1955年,发电容量达到80千瓦。

1951年,首次引进美国“198型”8马力柴油机配汉式铁滚碾米机,在县人民米电厂使用。5月,创办英山县印刷厂。同年,县政府以“英山县地方国营铁厂”冠名,先后改造接管刘家咀、武显庙、腰磨畈、黄泥坳、苦竹坳、英太寨等私营铁厂,7月,成立英山县铁业管理处。1953年—1956年,撤掉多个铁厂,保留刘家咀和黄泥坳铁厂,年产生铁580吨,铁锅14000多口,产值16万元。

1952年,湖北省木材公司黄冈分公司设立英山收购站,下设杨柳、槐树坪、石头咀、飞机场四个收购点,由省、地经营,1956年归英山地方财政管理。

1953年,成立英山县地方国营企业公司;同年,引进第一台机动磨粉机,建立米面加工厂。随后引进120、90、95、72、457等铁滚碾米机,米糠逐步实现半分离、全分离。

1954年,创办文具印刷厂、副食品加工厂、满溪坪农具厂,成立“英山县地方国营企业公司发电厂”,成立县建筑工会,发展会员74人。

1956年,英山农具厂仿制出第一部“英山—57型”水旱步犁,在全国推广使用。2月,组建“英山县建筑工程队”,在东庄畈办砖瓦厂,生产红条砖。同年,县政府在梅岩修建装机25千瓦水力发电站供应城区照明,在长冲陈家老屋建立酒厂,当年收购白酒430担,占年销量28%。

改造私营商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有私营工商户2896户,从业4333人(其中工业、手工业2022户,2362人,商业783户,1862人,饮食业41户,52人,服务业50户,57人)。1952年,县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发放贷款13.1亿元(旧币),10月,城关食盐供应紧张,私商见有利可图,有盐不卖,盐价从1600元涨到2100元,粮食700元涨到2000元,工商科马上组织车辆运回食盐、粮食,抛售食盐25.97万斤,大米14.76万斤,平抑了物价。

1954年3月,县委在全县选择两个私营商户进行改造试点,向国营商业过渡。1955年9月,县委成立“私商普查办公室”,开展对私营商业和饮食业的普查工作,12月城关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县委县政府运用三种改造形式:一是直接过渡,二是公私合营,三是组织使用商店(小组)与合作社(小组),到年底,全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造牙行,取消代购关系,动员牙行转业,减少中间剥削,到1953年,所有的粮行、土产行、花行基本改行转业;二是改造个体屠宰户和批发商,实行计划收购,安置处理,批发由国营商业取代私营个体,个体可以零售经营;三是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掀起公私合营高潮,20天内,全县坐商经本人申请,改造办批准,城区82户组成百货、国药、杂货、饮食、服务等六个公司合营企业;农村30人组成公司合营企业4个,155户组成合作商店27个,合计从业167人。

1953年以前,县内市场五交化商品,除国营贸易商店和百货公司仅经营少量元钉、元丝、锯条、锉刀、生铁、硝酸钾、纯碱、砣参等商品外,其它如土木制品、元钉元丝等均由私营杂货业兼营。1954年,县委成立7人组成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办公室,各区相应成立五人小组,全面负责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1956年以后,国营商业品种逐渐扩大到400余种,多以大宗商品为主。

1949至1953年,猪肉销售由私营屠户经营,1954年,成立英山县食品购销站,对私营肉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城镇居民和非农人口肉食实行定量供应,每人每月供应鲜肉2-3斤。1953年开始每年上调牲猪百余头。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