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英山(五)】千峰万岭春满园

第三节  茶桑药林 千峰万岭春满园

——多种经济规模推进

英山自古就有种茶、养蚕、采药和缫丝织绸的习惯,“树结油、蜂酿蜜、蚕吐丝”是英山的三宝,茶、桑、药、林等历来是英山的传统产业。五十年代末,英山县委将茶、桑、药、林等多种经济作物作为社队增收主要产业来抓,以长冲茶场为试点,探索多种经营发展方向和途径。六十年代在全县推广长冲茶场的经验,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因地制宜发展茶、桑、药、林等多种经营产业。十年的多种经营发展,尽管为社队集体经济注入了新动力,但仍处在规模较小、比较分散、效益不高的状态,英山县委认识到要提高社队经济收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发展多种经营必须形成规模。七十年代,在全县广泛开展以区、社、队为单位的大协作、大会战,利用冬春农闲,先后建成以四顾墩桑园、北流水茶园、河南畈生漆园、光尖药材场等近百处千亩以上连片产业基地。林业方面,县委决定在全县各大队兴办林场,大兴植树造林,开展封山育林,同时组建桃花冲、吴家山、五峰山、英山尖林场,建设林业产业基地。英山绿色产业从五十年代初萌芽,经二十年发展,到七十年代后期,逐渐形成规模。

茶叶产业风生水起  茶叶生产是英山第一大特色产业,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出产的“团黄”与“蕲门”、“黄芽”并称“淮南三茗”,作为贡品送往长安。新中国成立前,英山主要以地边茶、山地茶为主,基本上属于农户自种、自销,制作工艺简单,品种单一。五十年代初,县供销社引进外地制茶技术,成立茶叶专业公司,1956年对茶叶制作技术进行改革,试制青茶、绿茶成功,外销得到好评。

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视察安徽省舒城县茶人民公社时,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英山县委审时度势,认识到老区人民要想“有饭吃、有钱花”,必须“靠山吃山”,大力发展茶叶产业。1959年,在长冲区甘塘坳以北,将二十多处荒山岗岭开辟为台阶式梯地,建成近一千亩茶园,兴建全县第一个专门种植、生产、制作茶叶的茶场。1965年长冲茶场投产,试行机械制茶,当年产茶12750斤,产值27793元,人均茶叶收入180元,是全县农业人口劳平收入的三倍以上。县委将长冲茶场及陈宏兴、胡先成两任党支部书记树为全县红旗,长冲茶场的经验向全县推广。各行各业,各区、社、队以长冲茶场为榜样,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全县茶叶产业风生水起。1963年全县队办茶场12个,1965年增至151个,全省各县市纷纷到长冲茶场参观学习。时任罗田县北丰公社四大队党支部书记丁凤英(后任湖北省委常委、政协副主席)率队步行五十多公里,专程到长冲茶厂参观学习。1965年至1977年,全县新建草盘公社紫金坳绿茶基地、岩河岭茶叶基地、石镇公社冯畈绿茶基地等茶叶基地、茶场100多个,茶叶栽培和采制技术不断提高,开发了“玉露针青”茶,并销往日本,开创英山茶叶出口的先河,英山一跃成为全省产茶大县。

桑蚕产业异彩纷呈  种桑养蚕是英山的传统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个体种养,规模小产量低难成气候。六十年代初,县委号召利用路边、地边、山边、屋边“四边”的空闲余地,栽种桑树,扩大桑蚕生产,逐步形成规模性种桑养蚕局面。各区、镇、公社广辟桑园,新建养蚕基地,取得一定成效,实现集体增收。七十年代,金铺公社四顾墩大队削平九十九个半山头,建成万亩桑园,户户种桑,家家养蚕,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生活大大改善。县委及时推广四顾墩经验,在全县掀起大规模蚕桑基地建设高潮,利用冬春农闲,陆续建起南河公社方桥桑树基地、长冲公社将军山桑树基地、红山公社温泉桑树基地等千亩以上蚕桑基地100多个,全县桑园近十万亩,种桑养蚕户达4.8万户。方家咀公社新民大队因遍地桑园、户户养蚕更名为桑园大队。七十年代末,全县桑园综合开发和桑蚕副产品综合利用,蚕桑产业的附加值大大增加,桑蚕产业异彩纷呈,缫丝、织绸、制衣等一条龙生产体系形成,一大批丝制产品走向全国。

中药材产业萌芽  1872年《六安州志》特产篇记载,英山药物有67种,另据《药用植物名录》记载,英山有各类中草药1181种,其中植物药1132种,著名的地道药材12种,野生转家生14种,家种家养的16种,湖北省定常用中草药155种。1938年,英山桔梗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在国内外享有“英桔”之称的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制定一系列生产经营方针,因地制宜抓药材种植。1958年12月,英山县委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指示》,号召广大农村结合多种经营生产,充分利用资源,采药种药,以大队为单位兴建药材场,种植适合英山气候土壤的中药材。1959年,部分山头大队开始种植药材,当年全县种植药材1125亩。六十年代,英山县委不断总结规模种植经验,在全县广泛推广,英山药材种植从山头地区逐步走向广大丘陵地区,药材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1970年,全县药材面积达到6296亩,药材生产收入在集体经济中所占份量逐步增加,成为全县集体经济新的生力军。1971年,英山县委总结全县中药材种植经验,因地制宜在适合发展中药材区社兴建基地,先后建起以草盘公社黄泥山药材基地、星光药材场、杨柳区游击寨药材场、石镇营坊药材场、郑坊药材场等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厂场20多个。1976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374亩,药材种类达1141种,全年采药17.9万公斤。英山药材产业渐渐兴起。

药农翻晒茯苓

林业产业初具规模  英山林业基础薄弱,又经过大办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毁林开荒等天灾人祸的破坏,森林覆盖率从五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锐减到不足百分之三十。六十年代,恢复林业资源,发展林业生产,成为英山林业建设的当务之急。1961年,县委划出英山东北部山区桃花冲大队3000公顷国有土地,组建国营桃花冲林场,将农业人口转为林场工人,开展以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的经济建设。到1977年,改造山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绿化率达到了96%,林木蓄积量达到35万立方米,为国家提供大量木材,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湖北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4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8年,更名为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2010年,达到国家AAAA级风景区。

继桃花冲林场之后,吴家山、五峰山、英山尖国营林场相继建成。县委号召各区、各公社、各大队下大力气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生产,全县建立大队林场三百多个。1960年,石镇天堂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高洪宽,带领20多个村民上山植树造林,以林场为家,坚持造林22年,先后建立大口林场、砣儿石林场,造林1.5万多亩,森林蓄积量从千余立方米增加到近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上升到86.7%,直接经济价值近亿元。林业为天堂大队带来丰厚的收入,大队修通村组公路,架起电线解决村民交通不便和用电等困难。1972年,《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高洪宽的事迹。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