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英山(十一)】科教文卫 比肩同唱跃进歌

第五节  科教文卫  比肩同唱跃进歌

——进步神速的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六十年代,英山县先后建立农科所、林科所、科学实验站、种子站、气象站、水文站、兽医站、良种站等科学实验机构,每个公社都建起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185个大队建有农科所、组,全县4级农业科技网建成,参加农业科学试验的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达35000多人。引进、研发、推广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杂交猪、低介酸油菜、福鼎大白茶、名茶、小蚕共养、配方施肥、微肥应用、病虫防治等数十项新品种、新技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粮食亩平增产22%,效益提高50%,茶叶种植效益提高4倍。利用地热温泉资源进行罗非鱼越冬繁殖、罗非鱼性别人工控制及其生产应用研究取得成果。农业科技机构的建立完善、科学技术的引进普及,有力推动英山农业快速发展,为英山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县汽车配件厂试制的“一百五十吨自动卧式压铸机”和“八Z位履带式组合机床”成功,提高工效10多倍;县人民医院与五金公司共同研制的“心音遥测监护器”成功。各行业科技人员共取得科学研究成果90余项,有40余项获部、省和地区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和技术革新奖。其中“XF45·25-12斜流风机研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毕罗Ⅱ氏残胃吻合口排空速度的临床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广杂交稻十万亩”获省农牧厅科技成果奖,茶叶专家叶道贵主持的“速生丰产茶园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创造了“一年种,二年摘,三年亩产过双百(斤),六年亩产高千斤”的“莲花模式”居国内先进水平,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莲花翠毫”“吉峰毛尖”“羊角春”“龙山绿茶”“长冲茶”等获部优、省优名茶称号。

教育事业 1957到1977年,英山教育有序发展,政府投入稳步增长。基础教育克难奋进,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从无到有,大众教育因地制宜。二十年间,全县培养高小毕业生20余万人,初中毕业生7.7万余人,高中毕业生1.8万余人,农(职)业中学毕业生2000多人。升入大专院校1700多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2000多人。为国家输送一批高端人才,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量又红又专的本土人才;适龄儿童入学率稳步上升,1977年达到98%以上;农民文盲率逐年下降,全民文化素质逐年提升。

1956到1965年,十年间,县人委采用政府办学、民办公助的模式逐步扩大基础教育规模,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大力发展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1956年全县有小学112所,在校学生17578人;中学有县第一中学、石头咀第二中学、雷家店第三中学,在校学生共983人。1965年,全县小学发展到297所,在校学生32662人,初中6所,在校学生1656人,高中1所,在校学生285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1.2%,与1956年相比几乎翻一番,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这期间,幼儿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干部职工教育渐次兴起。1956年县直机关创办英山首家幼儿园,开英山幼教事业先河。1958年,全县农村相继创办幼儿园185所,县直部门28所。这一年,幼教事业兴起、英山职业教育遍地开花。继教育部门创办简易师范之后,机关团体、农村社队先后创办工业中学、农业中学、林业中学、商业中学、卫生学校、邮电中学、地质中学,及时为英山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培养一批急需人才。这一批职业教育机构,在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为英山各行各业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对党员干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在职培训。

1969年至1970年,英山县革委会践行“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方针,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榜样,在全县开展教育革命,实行开门办学。基础教育复课闹革命,中学实施跨越式发展。两年间,全县新增高中7所,初中46所,8个区实现区区办高中,43个公社社社办初中,甚至有大队办初中班,小学生升初中比例达到30%。1971到1977年,教育投入以社队、学校为主,学生勤工俭学,自建校舍,扩大办学规模。1977年全县中小学发展到383所,在校学生8万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8%。大众教育同步进行,全县开办“五七”农民学校226所,业余夜校187所,民众文化程度逐年提高,文盲率逐年下降。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城市、农村沉寂10年的知识青年一齐涌向考场,当年全县4000余人参加中考、高考。其后下放农村、投入“五七干校”改造的教师相继回到教学岗位,英山教育秩序逐渐走向正常。

医疗卫生事业 新中国建立,英山县委县政府把医疗卫生事业纳入民生事业的重点,到1957年,县人民医院、3个区医院、7个区卫生所、49个集镇诊所相继投入运行,各高级合作社相继建起卫生室,县、区、集镇、社四级卫生机构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医疗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小伤小病不出社、一般疾病不出片区就可以得到治疗,健康水平明显上升。1958年,英山县成立卫生防疫站、英山卫生学校,1959年妇幼保健站建成,至此,全县医疗、防疫、保健、教育机构逐步健全。1962年,红山、金铺、石镇、草盘、雷店、杨柳、南河七个区卫生所升级为卫生院,49个集镇诊所升级为人民公社卫生所,各大队设有卫生室。七十年代初,全县大队卫生室相继改成土药房,卫生员改称赤脚医生,社员治病实行合作医疗,全县四级医疗网络建成,县人民医院、各区医院病床共计624张;以X光透视机为先导的现代医疗设备相继投入使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现代医疗技术、新式接生法逐步普及;计划生育全面推开,二孩以上儿女齐全育龄男性在大队土药房实施结扎手术、育龄女性在指定卫生所接受结扎手术。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全县持续开展除“四害”活动,广泛开展传染性疾病预防,免费接种天花、麻疹、水痘、百日咳等疫苗,免费注射、喷雾、口服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等传染病药剂。1977年,英山县成立“消灭头癣病领导小组”,卫生部委托北京医学院到英山开展头癣病防治,治疗15372人,治愈率88.4%,历时十年,1986年9月,湖北省头癣病检查组对英山头癣病核查,全县查出1例患轻型黄癣患者,至此,英山县以头癣病为代表的多种地方病基本消灭。

1977年,全县人民疾病就医率达到99%以上,人均寿命不断增加,老龄人口逐步增多。

文化事业 1957到1977年,二十年,英山文化事业伴随社会变革、政治动荡跌宕起伏,在文化“二为”方针的指引下,文化活动普及到全县城镇乡村、工厂、商店、田间地头各个角落,人民群众参与度达到空前水平。1957年县文化科与教育科合并成立文化教育局,统领全县文化教育事业,1960年分设文化局、教育局,1961年再次合并,1968年文教局革命领导小组接管全县文教工作,1970年恢复文教局。

六十年代初,英山群众文化事业从“大跃进”热潮中沉静下来,5600多人的文艺创作队伍,县、区、社、队四级一百多个文化馆站相继回归工农业生产第一线。1962年,县文化馆逐渐恢复群众文化活动。1930年建立英山图书馆,在1962年机构精简中撤销。1956年英山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1958年英山电影院竣工投入放映;六十年代初,全县八区每区成立一支放映队,以区为范围,以大队为单位巡回放映,全县人民文化生活引进现代文化元素。1960年,英山县黄梅戏剧团成立,五年间,按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三并举”方针,排演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在县城及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演出,丰富了英山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一批优秀剧目参加省市调演,屡获好评,1965年在黄冈地区被评为“四好五边”红旗剧团。1966年“文革”开始后,县剧团受到冲击,1970年后陆续恢复演出,并移植排演了几大样板戏在全县公演。

六十年代,为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组建成立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全县广大农村开展以“好人好事”“英模人物”为主的文艺宣传,“文革”期间,“文艺宣传队”并入县黄梅戏剧团。与此同时,公社、大队、工厂、学校等单位纷纷成立“宣传队”,配合“三学”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排演样板戏,全县文化生活如火如荼,人民群众参与度、受众普及度大幅提高。县电影院,各区电影队结合电影放映,自制幻灯片,形象直观再现“学大寨”壮观场景和英模人物形象,在全国引起反响。

1965年,通过电话线传输的有线广播网络延伸到农村生产小队,八个区均设有广播中转站,95%的生产大队接通有线广播,全县安装有线广播1600余只,人口密集区域、重大工程工地装有高音喇叭,有线广播成为文化传播的时代最强音。1971年,英山广播电视领导小组成立,1974年,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张体学指示英山县委“一定要让英山人民看到电视!”1975年10月1日,英山电视差转台开播,英山广播电视事业启航。

县革委会开办以“阶级斗争”“农业学大寨”等为专题的展览馆,组织全县学生、工人、干部参观,接受教育,鼓励全县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奋发图强;以学校为主开展忆苦思甜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这期间,文艺创作以满足宣传队演出以及各大工程工地和遍布全县每个角落的墙报为主,1973年,县文化馆文艺创作辅导干部熊召政在长江文艺发表诗歌《献给祖国的歌》,英山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坛初露头角。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