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英山(二)】战鼓催征 工业掀起改革潮

第二节战鼓催征  工业掀起改革潮

——工业体制改革

1957年,英山工业从采掘冶炼起步,到1997年,经过全县人民40年艰苦奋斗,逐步建成机械、电子、轻工、建材、纺织五大门类工业体系。

1978年~1986年,工业生产资料依靠计划供应,期间,县委县政府利用省财政提前预拨生产资料周转金的有利条件,整合1400余万元资金,对化油器、五金工具、注油器、阀门等8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改革管理体制,推行厂长负责制,创造5年高速发展的辉煌业绩。到1990年,英山工业撑起县域经济“半边天”,从“靠天吃饭”的单纯农业经济结构逐步转变为工农业互补的多元经济结构,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跻身黄冈地区前三强。汽车化油器、斜流风机、管道阀门、英山链条等名优工业产品名扬大江南北;活络扳手、丝绸服装、白厂丝漂洋过海销往欧美和东南亚。湖北化油器厂、湖北五金工具厂一跃成为全省“小巨人”型企业。

二十世纪末,工业经济体制经历计划与市场调节双轨制,市场经济比重日益增加,英山工业企业仍然依赖贷款运行,效益急剧下滑。到2000年,大部分工业企业负债累累,甚至资不抵债,积重难返,相继停产。2001年,英山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工业企业实行全面改革。改革后的英山工业脱胎换骨、生机勃发、活力再现。1979年,英山工业企业73个,固定资产投资1879万元,工业总产值2006万元,销售收入1680万元,利润101万元,税收95万元。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个,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总额15.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7亿元,销售产值78.1亿元,利润总额4.17亿元,税收2.79亿元。

经营体制改革  1978年~2002年,英山工业企业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两种性质。1979年,全民所有制企业28家,全部列为预算内企业,其中机械工业企业7家、轻工企业8家、建材工业企业6家、纺织工业企业5家、外贸局企业2家。集体所有制企业47家,1995年发展到1500多家,全部为预算外企业。1995-2000年,全县工业企业大部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亏损严重,多数企业资不抵债。

1987-1998年,全县所有工业企业实行招标承包,由县经委会同各主管局根据各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出每年各项经济指标标的,承包期为3年,每年按l0%递增标的;各企业允许l~3人竞争投标,各投标人写出标书,制订经营方案,在竞标大会上宣读,全体职工投票,然后由县经委和主管局组成的评审组依据职工票数、投标人素质及其标书中经营方案是否可行进行评审,确定中标人;同时规定中标人中标后自行组合企业领导班子(支部书记除外),每年超标部分按10%提取作为承包人奖励,欠标按所欠部分非公有制企业10%扣除承包人工资。1995-1996年,实行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为试行阶段,各企业成立民营式股份公司,董事长由厂长兼任,原厂名保留,如县灰砂砖厂成立“夏华灰砂砖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所有制改革  2001年9月,英山县委县政府印发《中共英山县委、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企业改革步伐的实施意见》,对全县工业企业实行以“清算、改制、破产”为基本措施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一部分企业实行改制,通过重组资产,置换职工身份,组建成民营企业,企业获得重生;宣告破产一批企业,通过变卖厂房、设备、土地等财产,清偿债务、安置职工,一批企业从此消失。2007年,全县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资债清算终结、职工身份转换完成、优良资产经过重组转化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生产力,继续为英山经济发展创造财富。至此,英山工业企业全部改革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后的蚕丝被、汽车配件、石化设备、玻璃纤维、茶叶等新型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效益日益好转,企业实力日益增强。

产权制度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1995年后由计划经济全面进入市场经济,英山工业企业特别是预算内企业,受经济体制所限,越来越不景气,造成大量亏损,一大批企业走向资不抵债的境地。2000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企业改制领导小组,由分管工业副县长任组长,以经委为主抽调人员,负责企业改革以及改制中的具体工作,研究并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随着企业改革深入,县委县政府对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作出调整,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破产清算组。清算组根据政策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改制方案,进入破产改制程序,原企业职工转换为自然人。改革分三种形式:一、彻底破产,允许房地产经营商或个人投买企业资产及土地所有权,改变土地用途;二、转手经营,允许自然人或自然人合伙购买企业资产和知识产权,生产经营企业原产品,择优录用企业原职工,改变用工性质;三、就地改制,企业原班人马集体筹资购买企业资产和知识产权,改国有为民营,工人转为企业股东。

产业结构改革  全县工业企业改制后,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由企业中的能人牵头,利用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产业工人、机械设备,通过资产重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行发展,先后组建一批民营企业,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007年,县直工业企业改制后,重建22家企业,员工3500多人,总产值达到5.3亿元。2012年,英山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截止2017年,全县以汽车配件、建材、茶叶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企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38家企业挂牌上市,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2%。

用工制度改革  英山工业企业破产改制进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职工安置。一方面,原企业资不抵债,企业资产变现太少,在买断工龄兑现时标准太低,与职工的要求相差太大。另一方面,下岗职工数量大,政府和社会一时难以提供岗位安置。县委政府对下岗职工予以分流:从事原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的改制民营企业,吸纳原企业一部分职工重新就业。如灰砂砖厂转为太洋灰砂砖有限公司后,原有职工部分留厂上班;玻璃纤维厂转为湖北金马玻璃纤维有限公司,180名工人在新公司就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职工成为生产或流通领域中的个体户;有某方面专长的工人外出打工异地就业;无一技之长、无自主经营能力的职工,经就业或服务部门推荐,从事家政服务、当门卫、打零工等工作。

管理体制改革  1984年4月,县工交办更名为经济委员会;1988年2月,县商贸协会和县供销社划归经济委员会管理,更名为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8月,经济贸易委员会与县财办合并为经济贸易局;2005年10月,企业局与经济贸易局合并未为经济信息局。工业局、轻工业局、建材工业总公司、乡镇企业局分别改为非领导机构工业协会、轻工协会、建材协会、茧丝绸协会、乡镇企业协会,其职能转变为服务机构。1986-2000年,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目标管理。年初,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向各主管局(公司)下达年度经济目标计划(化油器厂、五金工具厂由县经济贸易委员会直接下达),年终组织各项指标结账;县经济贸易委员会与主管局(公司)及直接下达目标的企业研究技术改造项目和企业发展规划,并对技改项目进行初审;同时,检查督促各主管部门及下属企业经济技术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对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协商,帮助企业解决。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全县工业布局、产业结构通盘考虑,适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开发调整方案;根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奖惩方案;对下属企业负责人行使干部任免权限。2001~2007年,实行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对企业的管理实行宏观调控,以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等服务性工作为主,掌握全面生产经营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信息。

发展区域改革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县委县政府在城南毕升大道周边地区建设温泉开发区,总面积约500亩,1995年撤销。1996年—2000年,在县城南部一里沙片区建设温泉科技工业园,总面积约200亩。2003年,选定在城南一里沙—九龙口村规划建设英山工业园,规划面积近1200亩。其中一期园区376亩,二期园区785亩。至2011年,一期、二期园区“六通一平”(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讯、通邮、土地平整)基础建设完成,53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英山工业园。2006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政府、省发改委调研组意见,向省政府申报将英山工业园改建为英山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8平方公里。

2012年,新一届英山县委县政府规划扩建英山经济开发区,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包括原英山经济开发区一期园区、二期园区、工业新城,实施“五城同创”战略。8月,英山经济开发区工业新城动工,当年完成勘测选址、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农户拆迁和环城西路、和谐大道路基等工程。截止2017年,工业新城的水、电、路、桥涵、天然气、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实现绿化、亮化、洁净化。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