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英山(三)】 御风而行 乡镇企业铸新军

第三节  御风而行  乡镇企业铸新军

——乡镇企业改革

英山乡镇企业从1954年生产合作社和生产联合社发端,经历1958年大跃进大办工业、“文化大革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崛起,到八九十年代与县办企业平分秋色,为县域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从1978年—2005年,英山乡镇企业发展经历5个阶段。

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  英山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1978年~1983年,是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123个,职工5257人,总产值1210.28万元。1980年,贯彻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社队企业的精神,县政府加强对社对企业的领导,并从信贷、税收、财政周转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社办企业发展步伐加快。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84年~1988年,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阶段。1984年,随着人民公社撤销,社办企业即转为区办企业,全县乡镇企业共有54家,职工人数2400人,总产值749万元。这期间,为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英山设立乡镇企业管理局,各乡镇设立乡镇企业管理委员会,全县乡镇企业发展成效显着,企业个数、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全部迈上新台阶,整体呈现出大发展、大提高的态势,周边县市纷纷到英山学习取经,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古山酒厂生产的古泉清大曲酒1979年在全省白酒评比中获得第二名,1983年参加全省白酒评比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1987年两次参加农牧渔业部产品评比都荣获优质产品称号。杨柳工具厂的十字型套筒扳手除销往国内多个地区外,还出口美国、欧洲等地。1987年,英山撤区建乡、镇,全县10乡8镇都有为数不等的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发展加快,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乡镇企业规范与整顿  1989年~1991年,是乡镇企业规范与整顿阶段。尽管面临许多不利因素,英山乡镇企业仍然曲折前进,取得较好成绩。1991年,全县乡镇企业达到80家,总产值达到3832万元。1992年~1996年,乡镇企业第二次高速增长。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起点,英山乡镇企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生产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均取得快速增长。1994年,全县乡镇企业75家,总产值10106万元。

乡镇企业改制改革发展  1997年~2005年,是乡镇企业改制改革发展阶段。1997年~2000年,英山乡镇企业实行以股份制改造为主的企业体制改革,但不彻底,实际上是厂长(经理)责任制的翻版,没有激发出企业内生动力,治标不治本,生产经营仍然难以为继。2001年~2005年英山乡镇企业改制以破产改制为主。经过破产改制,一部分企业在变卖资产后,清偿债务,安置职工,彻底消失;一部分企业经过破产程序后,通过资产重组,重新组建民营企业。改制之后,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18家,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2005年10月,英山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撤销,并入县经济委员会,组建英山县经贸局。乡镇企业管理办公室同时撤销,“乡镇企业”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使命。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