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英山(五)】依托资源 夯实产业致富路

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英山县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2012年,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总结十年探索经验教训,立足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高举改革大旗,大刀阔斧向贫困宣战。以“五城同创”为切入点,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确立“茶、丝、药、旅”四大产业,以“全域旅游”带动“茶叶、真丝、中药材”产业,实施“茶旅结合”“药旅兼容”“旅游消费”战略,以市场主体带动农户,全县人民甩开膀子,迈开脱贫步伐,大步向小康迈进。2014年末,全县农业林牧渔业总产值48.56亿元,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8364元。全县贫困村7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038户106771人。

2015年,按照中共中央的总体部署,县委县政府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借国家之力,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通过产业、金融、健康、教育四大途径,精准针对具有脱贫潜力的贫困户输血供氧,激活潜能,激发创造精神,帮助他们奋力冲过贫困线,奔向小康。对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无劳动能力、无脱贫能力的“两无”贫困户,实施政策兜底。

第一节  依托资源 夯实产业致富路

——项目扶贫

1985年,英山县被列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国家向英山派出扶贫开发团。1986年,全县8区1镇,43个乡,312个村,87229户,364338人。人均年收入150元以下贫困户34896户,占总户数的40%;贫困人口113113人,占总人数的35.3%;贫困村119个,占38.1%。这些贫困村77个位于山头地区,占64.7%,19个位于库区,占15.9%;23个位于平畈地区,占19.3%。贫困村不通公路的59个,不通电的23个。

1986年,英山县成立扶贫开发机构,国家扶贫的嘹亮号角响彻英山大地。一项又一项扶贫政策逐步向老区倾斜,一个又一个扶贫项目先后在山区落户,一笔又一笔扶贫资金相继抵达英山。英山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抢抓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规划“112工程”,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兴建产业基地。国家对救济式扶贫方式进行改革,确定开发式扶贫方针。英山县委县政府以国家扶贫政策的调整改革为依据,针对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七五”扶贫规划,做出“以林为主,农牧并重、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决策,实行“抓经济林打基础,以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按照农、工、商的路子走”的方针,大力发展以茶、桑、药、栗为骨干的经济林,以茶叶为突破口推动其它经济林发展。当年,省扶贫办向英山下拨130万元扶持资金,县政府自筹84.2万元,扶持29个项目。同时省扶贫办下拨扶贫贴息贷款180万元,扶持茶叶、蚕桑、铁砂、养羊、食用菌、林果6个开发项目。启动百丈河、麻园墩、一天门等5处输电工程。兴办南河瓜米石厂、石灰石厂、石料加工厂、钾长石采矿四个企业。国家科技开发团配合县委县政府,制定“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柱,以规模经济为重点”的指导思想,改引进人才为建立协作关系,改长期聘用为短期专项技术承包,制定信息有偿、技术承包付费、协作分红、投资税收优惠等十项政策,在全县确定“茶叶、蚕桑、林果、药材、水产、食用菌、畜牧、铁砂”为第一批重点开发项目。以华农、省蚕桑研究所、果茶研究所、畜牧研究所、黄冈农校为依托单位,引进食用菌生产、精制茶叶、茶园植保、快速养猪、桑蚕三高、名优鱼养殖等20多项新技术。

1987年,县委县政府针对项目缺乏经营平台的实际,规划“5518”工程,即到1990年,全县茶园发展到5万亩,桑园5万亩,两项收入过亿元,每年解决温饱8000户。省扶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英山栗树咀乡、张家咀乡、百丈河乡、程家咀乡、詹家河乡、西硔乡、鸡鸣河乡、土门河乡为重点扶持贫困老区乡。当年国家给予英山各项扶贫资金560万元、发展资金130万元,兴建高压输电线路、有线广播、公路、学校、疗养院等基础设施。国家安排扶贫专项贴息贷款430万元,建设粮食、畜牧、茶叶、蚕桑、山楂、水产、铁砂、长石、食用菌、板栗、葡萄11个资源性开发项目,兴办地热食用菌种厂、三门河工艺草编厂、地产品公司铁砂开采、茶叶公司精加工、土产公司山楂开发、新店蚊香产品开发、彭畈长石粉厂、南河镇羊毛衫厂等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到1229个,总产值达到9028万元,实现税收287.43万元、利润464.4万元;全县农村人平纯收达到225元。1988年,根据第二次大别山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会议“发展规模经济”的精神,国家向英山投入扶贫资金789万元,扶持茶叶、蚕桑、食用菌等11个项目,兴办县、乡、村、组、联户5个层次的扶贫经济实体1576个。全县桑园面积达到3.6万亩,当年蚕茧产量150万斤,产值1200万元。茶、桑两项收入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0.7%,茶、桑成为英山支柱产业。全县18乡镇、312个村中,10个乡镇、102个村有1到3个骨干项目,县、乡、村3个层次的规模经济初步形成,工业总产值达到95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1350元,外贸出口额3500万元。30多年来,英山首次出现工业、乡镇企业、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四个翻番,农村人平纯收达到275元,有8694户、36892人脱贫。贫困率由41.2%下降到20%。涌现出雷家店镇五一村、蔡家山村,杨柳湾镇水口桥村,三门河乡河南畈村、宋家榜村,红山镇乌云山村等一批脱贫致富先进村。

1989年,县委县政府落实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确定的“集中一切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尽快解决贫困户温饱”精神,作出实施“112”工程的决定,即到1995年,茶园发展到10万亩,蚕桑发展到10万亩,经济林果发展到20万亩。当年投入国家扶贫资金489万元,扶持项目229个。开辟基地3.6万亩,其中桑园1.5万亩,茶园5700亩,改造老茶园4300亩,林果基地1.1万亩,迈出实施“112”工程的第一步。落实县、乡、村、组四个层次的的扶贫经济实体2222个,扶持贫困户5000户,全县13200户贫困户解决温饱。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新建和恢复村办集体茶厂86个,桑场34个,林果场55个。开发出红绿花三大系列茶叶品种,向东欧销售红茶120万斤,农民增收220万元。“大别山”牌真丝针织内衣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产值1200万元。

1991年,“八五”计划开局,县委制定“巩固、提高、深化、发展”的扶贫八字方针,继续强化一个基础,发展三大支柱,突出吨粮田、四边桑、名优茶、经济林、良种畜、网箱鱼六个重点,建立“科技一条鞭”领导体系。这一年,国家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480万元,扶持桥、路、教育、卫生等各类项目44个,全县利用小农闲,大力实施“112”工程,上劳力81800人,摆开663个战场,新开桑园5644亩,茶园3121亩,林果10306亩。

英山杨柳湾茶叶谷

1992年,县委、县政府坚持科技、改革、经济一起抓,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布局,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中建园、形成基地”。开发方向上由顺向开发向逆向开发突破。将资源——加工——市场,转变为市场——加工——资源。在开发重点上由单项开发向工业配套开发突破。国家投入扶贫资金1250万元,建成产业基地36万亩,实现人均一亩经济园。经济结构明显改善,支柱产业突破1.5亿元,户均1500元,占农民收入的40%以上。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大头,占52.58%;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二三产业占大头,占51%;农业产值中,多种经营占大头,占70.3%;农业产品中,商品占大头,占53.5%。农村人均纯收由426元上升到549元。支柱产业的产品率以75%的市场覆盖率、40%的出口率、30%的优质产品率抢占国内外市场。

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1999年,全县建成茶园12000公顷、桑园7000公顷,林果园13500公顷,全县生产干茶750万千克,蚕茧550万千克,出口白厂丝20万千克。“青龙”“白龙”昂首欲飞,产业化建设初见成效。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