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英山(七)】 旅游开发 青山绿水富万家

第三节  旅游开发 青山绿水富万家

——旅游扶贫

英山旅游业在与贫困决战中诞生,2015年,县委县政府把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贫困户”的模式,开启乡村旅游扶贫致富通道。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美化乡村环境,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乡村旅游催生一大批农家乐,带活一批贫困户;旅游产业拓宽贫困人口视野和就业门路;旅游商贸为英山土特产找到销路;旅游企业帮扶措施到位,为贫困农户增添动力。在全域旅游的框架下,各地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全县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景区景点周边贫困人口生存条件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许多最底层贫困户也盖起楼房。

英山四季花海景区

英山乡村旅游渐成时尚,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应运而生。县政府出台支持发展农家乐奖励政策,对新开办的农家乐业主每户奖励10000元,对吸纳3名以上贫困户就业的农家乐业主每人补助2000元,全县累计发放奖励资金750万元。由于旅客逐年增长,加之国家政策扶持,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兴旺,一个景区少则十几家,多则几十家上百家。仅乌云山茶叶公园景区就有农家乐35家,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实现户均年收入近20万元。

全县各旅游机构,各景区景点根据自身岗位的设定与需要,采取就近原则,优先录用贫困人口就业,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带动贫困户脱贫。截至2017年底,贫困人口就业帮扶率达50%。神峰山庄吸纳周边村贫困户就业300多人,人均工资达到每月3000元;丽景山庄一期投入就达3亿元,从工程基建用工到宾馆服务员都优先录用贫困户,共计吸纳贫困户就业200人;毕升漂流公司仅在6、7、8三个月营业期就吸纳当地贫困户就业120人次;大别山主峰景区、桃花冲景区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帮扶贫困户,将景区清洁卫生分段包干到人,每人月均工资1500元,景区内工程基建用工、森林抚育等优先安排贫困户。同时,通过旅游机构的培训,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职业技术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撑。

长期以来英山的土特产一直苦于销路,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游客来英山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同时,也带来无限商机,英山的农副产品土特产成为畅销产品。截至2017年,全县已形成茶、桑、药、菜、果等10个旅游商品系列,英山土山羊、黑土猪、土鸡蛋等土特产纷纷进入大都市。旅游商品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在旅游产业链中,覆盖惠及贫困农户近万人。大别山宝公司开发大别山宝牌特色旅游商品80余种,涵盖大别山区所有的特色产品,年销售额近亿元;大别茶坊公司将英山云雾茶制作成为特色旅游商品,年产销量5000万元;先秾坛生态农业公司申请注册的旅游商品商标多达50余个,开发30个系列的特色旅游商品,年实现销售额1.7亿元,茶农增收1亿元,惠及贫困户5000人以上。

英山4A级景区大别山主峰风景区内南武当滑雪场

全县有重点旅游企业50家,旅游企业采取三种途径帮扶贫困户。一是向适合从事乡村旅游业的贫困户或包保帮扶贫困户提供户均3万元以内的扶贫担保贴息贷款,扶助3千户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户均年增收过万元。二是结对帮扶,旅游企业与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定向结对帮扶。对有农副产品需求的,与贫困户签订种、养殖收购协议;对有土地需求的,优先流转缺乏劳动力贫困户的土地,增加贫困户收入。神峰山庄流转周边农民土地达5000亩,与300多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发展蔬菜基地3000多亩,养黑土猪近2000头、土鸡过万只,实现年销售农特产品过亿元;利生园生态农庄结对帮扶食用菌专业户30户、花卉苗木专业户100户、油面生产专业户30户、土鸡养殖40户,户均实现纯收入1.8万元。三是自主创业帮扶。以“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模式,支持旅游致富带头人引导和带领具有一定条件的贫困户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增收脱贫。神峰山庄支持农户发展种养基地,支持农户在家门口创业,让农户参与到旅游产业链上来;桃花冲景区无偿为贫困户提供售货亭,帮扶贫困户参与旅游产业,并对贫困户种植经济林果、药材、养猪、养鸡、养羊等项目给予补贴。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